周志洋

个人站

持续学习 才能不被淘汰


Kibana仪表板与可视化高级

高级可视化

1. 时间序列可视化

# 时间序列可视化配置
可视化类型: Time Series
指标:
  Y轴: 
    - Average (response_time)
    - Count
分组:
  X轴: Date Histogram (@timestamp)
  拆分系列: Terms (service)

2. 热力图可视化

# 热力图可视化
可视化类型: Heat Map
指标:
  颜色: Count
分组:
  X轴: Date Histogram (@timestamp)
  Y轴: Terms (level)

3. 标签云可视化

# 标签云可视化
可视化类型: Tag Cloud
指标:
  大小: Count
分组:
  标签: Terms (message.keyword)

4. 指标可视化

# 指标可视化
可视化类型: Metric
指标:
  - Count
  - Average (response_time)
  - Sum (total_bytes)

仪表板设计

1. 布局设计

# 仪表板布局设计
布局原则:
  重要性排序: "重要指标放在顶部"
  逻辑分组: "相关指标放在一起"
  响应式设计: "适配不同屏幕尺寸"
  留白: "适当的留白提高可读性"

2. 颜色方案

# 颜色方案设计
颜色使用:
  状态指标: "绿色(正常)、黄色(警告)、红色(错误)"
  趋势指标: "使用渐变色表示趋势"
  对比指标: "使用对比色区分不同类别"
  一致性: "整个仪表板使用统一的颜色方案"

3. 仪表板模板

# 仪表板模板设计
模板类型:
  监控仪表板:
    - 系统指标
    - 应用指标
    - 错误统计
  
  分析仪表板:
    - 趋势分析
    - 对比分析
    - 分布分析
  
  运营仪表板:
    - 业务指标
    - 用户行为
    - 性能指标

交互功能

1. 时间过滤

# 时间过滤配置
时间过滤:
  全局时间: "所有可视化共享时间范围"
  相对时间: "最近1小时、24小时、7天等"
  绝对时间: "自定义开始和结束时间"
  自动刷新: "设置自动刷新间隔"

2. 字段过滤

# 字段过滤配置
字段过滤:
  点击过滤: "点击可视化元素过滤数据"
  范围过滤: "使用范围滑块过滤"
  多选过滤: "支持多值选择"
  排除过滤: "支持排除特定值"

3. 钻取功能

# 钻取功能配置
钻取功能:
  向下钻取: "从汇总数据钻取到详细数据"
  向上钻取: "从详细数据返回到汇总数据"
  关联钻取: "在不同可视化之间钻取"

脚本化可视化

1. Vega可视化

// Vega可视化配置
{
  "$schema": "https://vega.github.io/schema/vega/v5.json",
  "width": 400,
  "height": 200,
  "data": [
    {
      "name": "table",
      "url": {
        "%context%": true,
        "%timefield%": "@timestamp",
        "index": "my_index",
        "body": {
          "size": 10000,
          "aggs": {
            "date_histogram": {
              "date_histogram": {
                "field": "@timestamp",
                "calendar_interval": "1h"
              },
              "aggs": {
                "avg_value": {
                  "avg": {
                    "field": "value"
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},
      "format": {
        "property": "aggregations.date_histogram.buckets"
      }
    }
  ],
  "marks": [
    {
      "type": "line",
      "from": {
        "data": "table"
      },
      "encode": {
        "enter": {
          "x": {
            "scale": "x",
            "field": "key"
          },
          "y": {
            "scale": "y",
            "field": "avg_value"
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}
    }
  ]
}

2. Timelion可视化

// Timelion时间序列查询
.es(index=my_index, timefield=@timestamp, metric=avg:value)
  .label('Average Value')
  .color('#1E88E5')

自定义插件

1. 插件开发

// Kibana插件开发示例
import React from 'react';
import { Plugin, Setup, Start } from 'kibana/server';

class MyPlugin implements Plugin {
  setup(core: Setup) {
    // 插件设置
  }
  
  start(core: Start) {
    // 插件启动
  }
}

export const plugin = () => new MyPlugin();

实际应用案例

1. 应用监控仪表板

# 应用监控仪表板配置
仪表板组件:
  总请求数:
    类型: Metric
    指标: Count
    时间范围: 最近1小时
  
  请求趋势:
    类型: Line Chart
    指标: Count
    分组: Date Histogram (1分钟)
  
  响应时间:
    类型: Line Chart
    指标: Average (response_time)
    分组: Date Histogram (1分钟)
  
  状态码分布:
    类型: Pie Chart
    分组: Terms (status_code)
  
  错误日志:
    类型: Data Table
    过滤: status_code:>=400
    排序: @timestamp desc
    大小: 20

2. 系统监控仪表板

# 系统监控仪表板配置
仪表板组件:
  CPU使用率:
    类型: Line Chart
    指标: Average (system.cpu.total.pct)
    分组: Date Histogram (1分钟)
  
  内存使用率:
    类型: Line Chart
    指标: Average (system.memory.used.pct)
    分组: Date Histogram (1分钟)
  
  磁盘IO:
    类型: Area Chart
    指标: 
      - Average (system.diskio.read.bytes)
      - Average (system.diskio.write.bytes)
    分组: Date Histogram (1分钟)
  
  网络流量:
    类型: Line Chart
    指标:
      - Average (system.network.in.bytes)
      - Average (system.network.out.bytes)
    分组: Date Histogram (1分钟)

3. 业务分析仪表板

# 业务分析仪表板配置
仪表板组件:
  总销售额:
    类型: Metric
    指标: Sum (amount)
  
  销售趋势:
    类型: Line Chart
    指标: Sum (amount)
    分组: Date Histogram (1天)
  
  产品分布:
    类型: Pie Chart
    分组: Terms (product_id)
  
  地区分布:
    类型: Coordinate Map
    字段: geoip.location
    指标: Count
  
  用户行为:
    类型: Vertical Bar
    分组: Terms (action)
    排序: _count desc

最佳实践

1. 可视化设计原则

# 可视化设计原则
设计原则:
  简洁明了: "避免过度复杂的可视化"
  数据准确: "确保数据准确性"
  易于理解: "使用清晰的标签和说明"
  性能优化: "合理使用采样和聚合"
  响应式: "适配不同屏幕尺寸"

2. 仪表板优化

# 仪表板优化建议
优化建议:
  组件数量: "每个仪表板不超过20个可视化"
  刷新间隔: "合理设置自动刷新间隔"
  时间范围: "使用合适的时间范围"
  字段过滤: "使用字段过滤提高性能"
  缓存利用: "利用浏览器缓存"

3. 性能优化

# 性能优化建议
优化建议:
  查询优化: "使用filter代替query"
  字段过滤: "只返回需要的字段"
  采样: "大数据集使用采样"
  聚合优化: "使用合适的聚合类型"
  索引优化: "使用合适的索引模式"

总结

Kibana仪表板与可视化高级的关键要点:

  1. 高级可视化:时间序列、热力图、标签云、指标可视化
  2. 仪表板设计:布局设计、颜色方案、仪表板模板
  3. 交互功能:时间过滤、字段过滤、钻取功能
  4. 脚本化可视化:Vega可视化、Timelion时间序列
  5. 自定义插件:插件开发基础
  6. 实际应用:应用监控、系统监控、业务分析仪表板
  7. 最佳实践:设计原则、仪表板优化、性能优化

掌握这些高级功能,可以创建功能强大、美观实用的Kibana仪表板,为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。


转载请注明:周志洋的博客 » Kibana仪表板与可视化高级

打赏一个呗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支持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