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志洋

个人站

持续学习 才能不被淘汰


Dify工作流基础

工作流概述

工作流是Dify的核心功能,允许通过可视化方式构建复杂的AI应用逻辑。工作流由多个节点组成,节点之间通过数据流连接,实现复杂的业务逻辑处理。

工作流的作用

# 工作流的作用
workflow_purpose = {
    "可视化开发": "无需编程即可构建复杂应用",
    "逻辑编排": "将多个步骤组合成完整流程",
    "灵活扩展": "支持自定义节点和插件",
    "易于维护": "可视化界面便于理解和修改"
}

工作流基础概念

1. 节点(Node)

节点是工作流的基本组成单位,每个节点执行特定的功能:

# 节点类型
节点类型:
  LLM节点:
    功能: "调用大语言模型生成文本"
    输入: "提示词、上下文"
    输出: "生成的文本"
  
  知识库检索节点:
    功能: "从知识库检索相关信息"
    输入: "查询文本"
    输出: "相关文档片段"
  
  代码执行节点:
    功能: "执行Python代码"
    输入: "代码、变量"
    输出: "执行结果"
  
  HTTP请求节点:
    功能: "调用外部API"
    输入: "URL、参数"
    输出: "API响应"
  
  条件判断节点:
    功能: "根据条件分支处理"
    输入: "条件表达式"
    输出: "分支选择"

2. 连接(Connection)

连接定义节点之间的数据流向:

# 连接类型
连接类型:
  数据流连接:
    - 将上游节点的输出作为下游节点的输入
    - 支持数据转换和映射
  
  条件连接:
    - 根据条件选择不同的分支
    - 支持多分支处理

3. 变量(Variable)

变量用于在工作流中存储和传递数据:

# 变量类型
变量类型:
  输入变量:
    - 工作流的输入参数
    - 用户提供的初始数据
  
  中间变量:
    - 节点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
    - 在节点间传递
  
  输出变量:
    - 工作流的最终输出
    - 返回给用户的结果

基础节点详解

1. 开始节点

开始节点是工作流的入口,定义输入变量:

# 开始节点配置
开始节点:
  功能: "定义工作流输入"
  配置:
    - 变量名: "定义输入变量名称"
    - 变量类型: "文本、数字、对象等"
    - 默认值: "可选默认值"
    - 必填: "是否必填"
  
  示例:
    变量名: user_query
    类型: string
    描述: "用户查询内容"

2. LLM节点

LLM节点用于调用大语言模型:

# LLM节点配置
LLM节点:
  模型选择:
    - OpenAI GPT-4
    - OpenAI GPT-3.5
    - Claude 3
    - 本地模型
  
  提示词配置:
    - 系统提示词: "定义AI角色和行为"
    - 用户提示词: "用户输入内容"
    - 上下文: "历史对话或检索内容"
  
  参数设置:
    - Temperature: "控制随机性(0-2)"
    - Max Tokens: "最大生成长度"
    - Top P: "核采样参数"
  
  输出:
    - 生成的文本
    - Token使用量
    - 模型信息

3. 知识库检索节点

知识库检索节点从知识库中检索相关信息:

# 知识库检索节点配置
知识库检索节点:
  输入:
    - 查询文本: "用户查询内容"
    - 知识库选择: "选择要检索的知识库"
  
  检索参数:
    - Top K: "返回最相关的K个结果"
    - 相似度阈值: "最低相似度要求"
    - 检索模式: "语义检索、关键词检索"
  
  输出:
    - 相关文档片段
    - 相似度分数
    - 文档来源

4. 代码执行节点

代码执行节点允许执行Python代码:

# 代码执行节点配置
代码执行节点:
  功能: "执行Python代码处理数据"
  
  输入:
    - 代码: "Python代码"
    - 变量: "可用的输入变量"
  
  安全限制:
    - 沙箱执行
    - 禁止危险操作
    - 超时控制
  
  输出:
    - 代码执行结果
    - 错误信息(如有)

5. HTTP请求节点

HTTP请求节点用于调用外部API:

# HTTP请求节点配置
HTTP请求节点:
  请求配置:
    - URL: "请求地址"
    - 方法: "GET、POST、PUT、DELETE"
    - 请求头: "自定义请求头"
    - 请求体: "请求参数"
  
  认证:
    - API Key
    - Bearer Token
    - Basic Auth
  
  输出:
    - 响应状态码
    - 响应体
    - 响应头

6. 条件判断节点

条件判断节点根据条件选择不同的分支:

# 条件判断节点配置
条件判断节点:
  条件类型:
    - 等于: "变量 == 值"
    - 不等于: "变量 != 值"
    - 大于: "变量 > 值"
    - 小于: "变量 < 值"
    - 包含: "变量包含值"
    - 正则匹配: "正则表达式匹配"
  
  逻辑运算:
    - AND: "且"
    - OR: "或"
    - NOT: "非"
  
  输出:
    - True分支
    - False分支

7. 变量设置节点

变量设置节点用于设置和修改变量:

# 变量设置节点配置
变量设置节点:
  功能: "设置或修改变量值"
  
  操作:
    - 设置新变量
    - 修改变量值
    - 变量计算
  
  示例:
    - 设置变量: result = "处理完成"
    - 计算变量: total = price * quantity

8. 结束节点

结束节点定义工作流的输出:

# 结束节点配置
结束节点:
  功能: "定义工作流输出"
  
  输出变量:
    - 选择要输出的变量
    - 设置输出格式
    - 数据转换
  
  示例:
    输出: {
      "answer": "",
      "sources": ""
    }

工作流设计示例

1. 简单问答工作流

# 简单问答工作流
工作流步骤:
  1: "开始节点 - 接收用户问题"
  2: "知识库检索节点 - 检索相关信息"
  3: "LLM节点 - 基于检索内容生成回答"
  4: "结束节点 - 返回答案"

数据流:
  用户问题 → 知识库检索 → 相关文档 → LLM生成 → 答案

2. 多步骤处理工作流

# 多步骤处理工作流
工作流步骤:
  1: "开始节点 - 接收输入"
  2: "代码执行节点 - 数据预处理"
  3: "HTTP请求节点 - 调用外部API"
  4: "条件判断节点 - 判断结果"
  5a: "LLM节点(成功分支) - 生成报告"
  5b: "变量设置节点(失败分支) - 设置错误信息"
  6: "结束节点 - 返回结果"

数据流:
  输入 → 预处理 → API调用 → 条件判断 → 分支处理 → 输出

3. 循环处理工作流

# 循环处理工作流
工作流步骤:
  1: "开始节点 - 接收列表数据"
  2: "代码执行节点 - 遍历列表"
  3: "LLM节点 - 处理每个项目"
  4: "变量设置节点 - 累积结果"
  5: "条件判断节点 - 判断是否完成"
  6: "结束节点 - 返回处理结果"

数据流:
  列表输入 → 遍历 → 处理 → 累积 → 判断 → 输出

变量使用

1. 变量引用

# 变量引用语法
变量引用:
  基本引用: ""
  对象属性: ""
  数组元素: ""
  嵌套引用: ""

2. 变量作用域

# 变量作用域
作用域:
  全局变量:
    - 在整个工作流中可用
    - 从开始节点定义
  
  局部变量:
    - 在特定节点中定义
    - 仅在后续节点可用

3. 变量转换

# 变量转换
转换函数:
  字符串操作:
    - toUpperCase: "转大写"
    - toLowerCase: "转小写"
    - trim: "去除空格"
  
  数值操作:
    - parseInt: "转整数"
    - parseFloat: "转浮点数"
  
  数组操作:
    - join: "数组连接"
    - length: "数组长度"

错误处理

1. 错误捕获

# 错误处理机制
错误处理:
  节点错误:
    - 自动捕获节点执行错误
    - 记录错误信息
    - 继续执行或终止
  
  重试机制:
    - 配置重试次数
    - 重试间隔
    - 重试条件

2. 错误分支

# 错误分支处理
错误分支:
  配置:
    - 错误处理节点
    - 错误信息记录
    - 降级处理
  
  示例:
    - API调用失败 → 使用缓存数据
    - 知识库检索失败 → 使用默认回答

最佳实践

1. 工作流设计原则

# 设计原则
设计原则:
  单一职责: "每个节点只做一件事"
  模块化: "将复杂逻辑拆分为多个节点"
  可读性: "使用清晰的节点命名"
  可维护性: "添加注释和说明"

2. 性能优化

# 性能优化
优化建议:
  并行处理: "使用并行节点提高效率"
  缓存机制: "缓存重复计算结果"
  批量处理: "批量处理数据减少调用"
  异步执行: "使用异步节点提高响应"

总结

Dify工作流基础的关键要点:

  1. 基础概念:节点、连接、变量
  2. 节点类型:开始、LLM、知识库检索、代码执行、HTTP请求、条件判断、变量设置、结束
  3. 工作流设计:简单问答、多步骤处理、循环处理
  4. 变量使用:变量引用、作用域、转换
  5. 错误处理:错误捕获、错误分支
  6. 最佳实践:设计原则、性能优化

掌握这些基础知识,可以开始设计和构建自己的AI应用工作流。

转载请注明:周志洋的博客 » Dify工作流基础

打赏一个呗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支持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